:::

產業新聞

貨運、國防商機助攻 台灣航太產業準備起飛【轉載自經濟日報】

2021-11-24 22:28

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航空、航太兩大飛行產業面臨劇變,人來人往的機場大廳瞬間冷清,機場停機坪變成客機長期停靠的「飛機墳場」;新機需求急凍之下,身為國際飛機製造大廠重要供應鏈的台灣航太產業,營運數據直線下降。然而,隨著全球疫苗覆蓋率愈來愈高,報復性的飛行需求蓄勢待發,台灣航太業也春江水暖鴨先知。駐龍董事長王昆生比喻:「疫情來的時候,我們是潛到水面下,現在是做足準備回到水面上呼吸了!」

最新一期的《財訊》雙週刊推出「台灣航太產業準備起飛」專題,探討航太產業迎向復甦的機會,並解析未來可能的投資方向。

《財訊》報導指出,過去,全球航太產業一直以航空客運市場馬首是瞻,只要旅運需求向上,航空公司向飛機製造大廠下單採購新機的計畫就相對穩定。疫情期間,全球旅運需求急墜,新機訂單出現大量延單、砍單,如今隨著各國陸續解封,市場開始逐漸撥雲見日。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樂觀估計,2023年全球旅運數將回到2019年的水平,比今年初預估的2024年才能回到過去常軌,提早了一年。當復甦腳步加快,全球航空公司也開始重新訂購新機,航太產業最先受惠。

九月底,義大利ITA航空訂了28架空巴新機;十月底,美國西南航空決定將16架的波音737 MAX選擇權轉為確定訂單;近期舉辦的杜拜航空展上,印度Akasa Air航空公司下訂了72架波音737 MAX客機。不僅是新機需求,換機商機也將逐步發酵。波音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共有約2.6萬架客機,而其中將有2萬架會隨著機齡、節能減碳等議題加速汰換。

波音、空巴的管理高層近期釋出的展望都十分樂觀,也逐步調升飛機的月產能數量,尤其是單走道飛機的調幅最為明顯。後疫情時代,國內線或短程國際線的飛行需求上升,單走道飛機的需求優先回溫,像是波音的737系列可望由今年每月19架的產量,在明年年初提高至31架;空巴A320則從每月45架的產量提升到六十餘架。

《財訊》雙週刊報導指出,今年前九月波音在手訂單有4163架,空巴有6893架,這都需要動輒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全消化所有訂單的需求。龐大的商機,加持航太產業未來的復甦力道,也牽動台灣航太產業供應鏈的長線榮景。

台灣航太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龔美旭認為,台灣航太公司會跟著國際飛機製造大廠訂單回溫打底向上。業界並觀察到市場諸多改變,顯示復甦態勢已然確立。

更新日期:110-11-24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