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新聞

丁學文/太空產業戰鼓聲響徹雲霄【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2021-07-27 04:54

疫情當道,我最期待看見一個振奮人心的產業破繭而出,目前看來,在七月份鑼鼓喧天的太空產業最名副其實 。繼七月十一日,維珍銀河創辦人Branson搭火箭成功進行太空飛行的測試後,Amazon的創始人Jeff Bezos不甘示弱,跟著在七月廿日,也就是阿波羅十一號登陸月球五十二周年當天,順利搭乘著藍色起源(Blue Origin)航天器成功進入了太空,並在十一分鐘後安全的返回地球。這場相隔九天的商業世界太空競賽為我們揭開了太空旅行的新篇章。

如果你認為他們兩個的所作所為是為人類的航天事業做探索或是做貢獻,那你就太天真了,這兩個人其實都是在為愈來愈有利可圖的太空旅遊「搶跑圈地」。如果說人類的首次太空競賽是由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所推動,那麼,這次太空競賽則改由尋求賺錢的民營企業家所發動。過去幾年,在火箭和衛星科技的加持下,低軌太空旅遊成了幾個科技巨頭眼中的香悖悖。企業家和投資人莫不大張旗鼓的想要切入這個曾經屬於政府主導的領域。

到二○二○年為止,投資人已經向太空產業投入了二八○億美元,據Morgan Stanley預計,到二○四○年,整個太空經濟收入將從今天的三千五百億美元飛增到一兆美元。UBS更預測到二○三○年光太空旅遊市場商機就可達到二三○億美元。

雖然商業太空旅遊還沒有正式起步,但競爭已經欲罷不能。太空旅行真的這麼有市場嗎?投資銀行Cowen的一項調查發現,近五分之二的淨資產超過五百萬美元的人,會考慮支付廿五萬美元(維珍銀河目前的價格)購買太空旅行的機票。根據顧問公司Capgemini的說法,全球大約有二百萬人屬於這個潛在市場。

登陸太空確實吸引眼球,相關產業發展更是蓄勢待發。Tesla創辦人馬斯克也在推動低軌道通信衛星「星鏈」(Starlink),預計要發射四點二萬顆人造衛星及使用離地面較近的低軌衛星(LEO),讓太空商業看來更是利潤豐厚,很大原因是新冠疫情後資金氾濫,過多的資金追逐各種匪夷所思的想像故事,讓太空產業的發展不再只是夢想。而且星鏈帶動的不只是單純的燃料與材料創新,還包括晶片、感測器、軟體、電力與連網技術等,所有資本市場的熱點都涵蓋在內。

我的想法?除了惹人非議的碳足跡之外,隨著衛星數量的增加,這塊太空大餅肯定會持續成長。根據衛星產業協會(Satellite IndustryAssociation,SIA)的統計,二○二○年全球衛星的產值已達到了二七○六億美元,並分成衛星製造、發射、地面設備、服務四大類。以衛星地面設備產值最大宗,占比達五成,其次為衛星服務產值約四成三。

台灣一向擅長零組件製造,打入地面設備確實有些機會,台灣如果不想缺席,政府能不能協調並做好系統整合輸出(MAAS)才是關鍵所在。而時間窗口其實稍縱即逝。

更新日期:110-07-27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