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移到主要內容
:::
回首頁
English
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關鍵字搜尋
當Script無法執行關鍵字搜尋時,您可使用 [
關鍵字搜尋
]功能。
English
選單
單位簡介
組織緣起
功能任務
產業輔導
航空產業輔導
診斷平台
太空產業資訊平台
發展現況
歷年航空產業產值
航空產業發展範疇
航空活動
國際航空活動
國內航空活動
市場資訊
產業資訊
產業新聞
航空刊物
航空產業電子報
航空相關雜誌、書刊
相關法規
航空相關法規
相關連結
政府機關
法人機構
學校
國內廠商
國際航展
著名航空博物館
政府宣導
政府宣導
首頁
>
市場資訊
>
產業新聞
:::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至[檔案]/[列印]
當Script無法執行社群分享時,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Facebook
友善列印
:::
產業新聞
陸2025有望開啟太空旅行【轉載自工商時報】
2022-09-18
愈來愈多企業切入商用太空旅行領域,如今科技實力大增的中國也鎖定這塊象徵技術實力的新戰場發展。專家表示,中國已逐漸進入商業航太3.0時代,有望在2025年實現太空旅行,票價約落在人民幣(下同)200萬~300萬元。
環球時報17日報導,中國「長征十一號」火箭首任總指揮、中科院空天飛行科技中心主任楊毅強日前表示,中國商業航太已由基礎製造與產品研發的1.0時代,進入應用和市場主導的2.0時代,有望在五年內進入3.0時代,十年內追上美國的發展水平。
報導指出,SpaceX、維珍銀河等英美公司近年頻繁主打商業太空旅行,中國業者也有所準備。楊毅強指出,中國和美國相同,在商業航太領域形成市場規模。中國在政策扶持下,2015年來湧現一批火箭和衛星的領軍企業,發射次數、品質、在軌衛星規模均居世界前列。2021年全中國商業航太的註冊企業已逾370家,反映龐大規模。
楊毅強表示,相較於近年西方企業的太空旅行模式,中國將選擇適合多數人的次軌道旅行,倘若商業模式完善,2025年就能成行,票價約200萬~300萬元。這幾年中國如何完善航太的商業模式與應用,讓太空深入普通人生活中,將是太空旅行產業的發展關鍵。
但楊毅強也指出,目前從商業航太經濟規模和整體企業估值來看,規模相對較小,真正靠火箭和衛星獲利的企業較少,仍在累積能量。市場上的資金多投入火箭和衛星,但這方面已相當充足,呼籲資本把焦點放在上游供應鏈與下游衛星應用領域。
對未來中國太空技術發展,楊毅強表示,在五年內升級3.0時代的同時,需要把火箭運力提升至5噸到14噸、建設全球性衛星星座、實現火箭可回收並降低成本。預計2027年是中國商業航太的春天,屆時將有衛星星座大規模組建、運載火箭密集發射、更多衛星服務民眾與企業等情景。
更新日期:113-06-30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