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移到主要內容
:::
回首頁
English
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關鍵字搜尋
當Script無法執行關鍵字搜尋時,您可使用 [
關鍵字搜尋
]功能。
English
選單
單位簡介
組織緣起
功能任務
產業輔導
航空產業輔導
診斷平台
太空產業資訊平台
發展現況
歷年航空產業產值
航空產業發展範疇
航空活動
國際航空活動
國內航空活動
市場資訊
產業資訊
產業新聞
航空刊物
航空產業電子報
航空相關雜誌、書刊
相關法規
航空相關法規
相關連結
政府機關
法人機構
學校
國內廠商
國際航展
著名航空博物館
政府宣導
政府宣導
首頁
>
市場資訊
>
產業新聞
:::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至[檔案]/[列印]
當Script無法執行社群分享時,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Facebook
友善列印
:::
產業新聞
兩架IDF翔昇原型機升級 加入機隊【轉載自自由時報】
2016-04-26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空軍IDF經國號戰機目前有一二七架,擔任空防戰備及例行巡弋任務,軍方資深官員指出,由於IDF要分批進廠進行性能提升計畫,空軍評估戰力恐有不足之虞,因此將原本列為中科院資產的兩架IDF「翔昇」原型機移交給空軍,並由漢翔公司進行性能提升,這使得空軍擁有的IDF戰機數量由一二七架變為一二九架。
國防部決定將兩架IDF翔昇原型機升級後加入空軍機隊,圖為2007年3月漢翔公司舉行「翔昇專案」成果展示及命名典禮,兩架IDF翔昇原型機公開亮相。(資料照)
中科院撥交「資產」
軍方官員指出,將兩架「翔昇」原型機性能提升到IDF C/D型戰機等級,所需經費共計九億九三三八萬五千元,平時仍支援IDF C/D型戰機系統精進及研發武器測試,戰時則納入作戰序列。
IDF為我國自製的高性能戰機,中科院航發中心(即漢翔的前身)最早生產了四架IDF原型機,做為戰機研發測試使用,而後生產一三一架量產型IDF戰機交給空軍使用,空軍因歷年重大飛安事故,損失了四架IDF戰機,目前數量為一二七架。
空軍IDF增為129架
軍方官員指出,由於IDF戰機服役已久,亟需進行性能提升,要由IDF A/B型提升為IDF C/D型,因此委由中科院及漢翔進行「翔昇計畫」,生產了單、雙座翔昇原型機各一架,由於翔昇成果獲得國防部及空軍認可,空軍因此用「翔展計畫」為名,分兩階段為台南及清泉崗兩個IDF戰機聯隊進行性能提升。
官員說,中科院於「翔昇計畫」籌建的兩架翔昇原型機,屬中科院資產,但因沒有運用需求而封存,為因應空軍IDF戰機陸續進廠進行性能提升,可能會形成部分的戰力空隙,軍方核定將原列為中科院資產的兩架IDF翔昇原型機移交給空軍使用。
軍方︰比買新機划算
雖然內部曾有直接採購新機可能比較划算的爭議,但軍方官員指出,經國防部及空軍、漢翔公司等單位評估核算,拿原型機進行性能提升會比採購新機便宜,並無浪費國家資源之虞。
軍方表示,採購一架IDF C/D型戰機的成本價,單座機要六億六○六三萬元,雙座機要六億八○四四萬元,而用原型機進行性能提升的價格,為每架四億九六六九萬元,每架可節省一億多元的經費。
官員說,經國號戰機應配賦一二九架,現有一二七架,兩架翔昇原型機辦理性能提升後,將可補充空軍戰力之不足。
更新日期:113-06-30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