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新聞

獨家》國造二代「騰雲」無人機佳山密集測評 拚今年完成戰術測評量產【轉載自自由時報】

2021-09-08 07:21

中科院二代「騰雲」無人機完成飛行測試,安全降落空軍佳山基地後,研發人員立即進行檢查作業。(記者游太郎攝)

由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的二代「騰雲」無人機,連日來於空軍佳山基地密集進行性能測試,並為參加今年的「漢光37號」演習熱身,力拚今年完成戰術測評,明年開始投入量產。

中科院研發的一代「騰雲」無人機,今年2月18日傍晚於台東活水湖墜毀後,一直未見升空進行測試,但中科院並未放慢研發腳步,為了保密起見,將原來起降測試的地點,由台東志航基地悄悄變為隱密的花蓮佳山基地,且測評的機種改為更先進的二代型,連日來利用花蓮空域空檔時間,由佳山基地起降,進行各項性能測試,中科院及空軍低調、保密到家,除未公布測試及起降時間外,基地周圍也加強警戒等措施。

這架編號MU1811的二代「騰雲」無人機,機上噴有「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字樣及無人機圖案,和一代型僅噴「NCSIST ASRD」英文字樣及國旗圖案明顯不同,編號也由1611變成1811,機體除了放大外,因應換裝新型引擎,後端的螺旋槳及相關構型也有明顯差異。

中科院共製造4架「騰雲」無人機,兩架為第一代舊構型,於2016年研製,兩架則為新型,2018年開始研發,新型機的引擎直接向美方採購。2月中旬失事為2016年製造的舊型機,也是第1架原型機,墜毀後中科院僅證實是控制有問題,因此這次二代型在佳山基地的測試,格外受到國防部的重視,並預備投入漢光演習,並進行相關戰術測評作業。

據指出,美國宣佈出售4架偵察型的MQ-9B「海上衛士」大型無人機給我國後,外界擔心可會壓縮中科院研製「騰雲」無人機的空間,但軍方仍給與中科院研發空間,將二代「騰雲」無人機定位為偵察及攻擊戰力兼具,與美方售台的偵察型MQ-9B進行區隔。

中科院的「新型騰雲機」是以「騰雲專案」為代號,自2018年到2021年為期4年進行研發,總經費34.5億元,已採購與美軍MQ-9「死神」無人偵察機相同的TPE331型渦槳發動機,動力系統已獲大幅提升,計劃將生產4架原型機,如果今年順利完成性態及戰術測評,最快明年投入量產。

此外,軍方透露,二代「騰雲」無人機未來將進行武器系統掛載及射擊等功能驗證,由於已更換了全新發動機,機體加大及酬載能力倍增,將具備掛載武器系統能力,至於掛載何種武器,將由中科院進行研發、空軍進行評估。

據指出,空軍規劃將以騰雲無人機為主體再加上MQ-9B,評估成立無人機「偵察中隊」的可行性,機隊架數約為12到20架,駐地也以空軍花蓮或佳山基地為優先考量。

更新日期:110-09-08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