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新聞

近期屢發射失敗 大陸航太前景蒙陰影【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2020-05-05 23:24

大陸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為太空站建造奠基。 (新華社)

儘管大陸昨晚成功發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拉開大陸載人航太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但此前長征五號系列火箭曾發射失敗兩次,而最近兩個月內,長征七號甲和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接連失利,這使中共發展航太科技的前景,受到不小質疑。

據德國之聲等外電報導,三月十六日,中共長征七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失敗。四月九日,搭載印尼PALAPA-N1通訊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也沒能成功入軌,成為中共今年第二次火箭發射失利。

此外,三月廿四日,委內瑞拉一號衛星太空突然失效,這顆衛星由中國大陸研發,二○○八年由長征三號乙送入軌道,預計使用壽命為十五年,卻在到期前三年,偏離軌道並停止運行。兩次發射失敗,一次衛星未達預期壽命,讓中共航太工程品質蒙上陰影,影響中共航太產品拓展海外市場。

有專家認為,中共火箭的失敗率和中美關係惡化有關,由於中共火箭發展依賴美國晶片,在中美貿易戰後美國政府加強管制晶片出口,使中國大陸直接受到衝擊。

至於昨晚發射成功的長征五號B,其實長征五號系列火箭此前已進行三次發射任務,其中兩次失利。一是二○一六年十一月三日,長征五號遙一火箭在文昌航太發射場首次發射升空,但未能將載荷送至預定軌道,任務失敗。二是二○一七年七月二日,長征五號遙二火箭在文昌航太發射場首次發射,火箭飛行三四六秒突然故障,火箭和載荷當場燒毀。

長征五號火箭是大陸最新的大型火箭,擔負著太空站建設、探月三期、火星探測等重要任務,這兩次失敗,使得大陸的航太發展時程,至少延後了二年。

更新日期:109-05-05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