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移到主要內容
:::
回首頁
English
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關鍵字搜尋
當Script無法執行關鍵字搜尋時,您可使用 [
關鍵字搜尋
]功能。
English
選單
單位簡介
組織緣起
功能任務
產業輔導
航空產業輔導
診斷平台
太空產業資訊平台
發展現況
歷年航空產業產值
航空產業發展範疇
航空活動
國際航空活動
國內航空活動
市場資訊
產業資訊
產業新聞
航空刊物
航空產業電子報
航空相關雜誌、書刊
相關法規
航空相關法規
相關連結
政府機關
法人機構
學校
國內廠商
國際航展
著名航空博物館
政府宣導
政府宣導
首頁
>
市場資訊
>
產業新聞
:::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至[檔案]/[列印]
當Script無法執行社群分享時,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Facebook
友善列印
:::
產業新聞
印度太空發展又一里程碑 太陽探測器飛4個月抵達觀測點【轉載自YAHOO新聞】
2024-01-07 14:41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6日宣布,太陽探測器「太陽-L1號」已順利抵達觀測點。這是印度繼去年8月探測器登陸月球南極後又一個太空發展里程碑。
綜合《彭博新聞》與路透社報導,印度「太陽-L1號」(Aditya-L1)於9月2日升空,Aditya即印地語的「太陽」之意。這個觀測器飛行4個月,本月順利抵達拉格朗日點(Lagrangian point 1,簡稱L1),距離地球約150萬公里,雖然這在地球與太陽之間的1.5億公里只佔了短短一小部份。
由於重力,拉格朗日點上的物體會以和地球相同的公轉速度繞行太陽,在地日之間保持相對靜止的狀態,減少太空船燃料消耗,在掩星或日蝕時仍可不間斷地觀測太陽。
「太陽-L1號」搭載7個有效載荷,預計將進行為期5年的太陽觀測,是印度第一個外太空太陽觀測站。
曾任職於印度太空研究組織的科學家普洛西特(Manish Purohit)表示,隨著量子技術發展,衛星將成為地球上所有科技的主要支柱,例如網路、災害警報等,「讓太空船駐紮在拉格朗日點可以作為警報系統,為太陽風暴來襲前1個小時提供預警優勢」。
印度去年8月成為全球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此前俄羅斯的月亮25號(Luna-25)也曾嘗試,但因引擎失敗收場。不過,印度探測器「月船三號」在9月上旬進入睡眠模式後再沒醒來,印度太空研究組織於當月下旬證實「月船三號」失聯。
印度還有其他太空計畫,包含首度載人上太空,以及與NASA合作開發近地軌道觀測系統(NISAR),每12天繪製一次地球地圖,記錄生態系統、冰層、海平面、地震、火山、海嘯、山崩等自然變化與災害。
太空發展可能有助提高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聲勢。印度今夏將舉行大選,莫迪要尋求第三任期。對於太陽探測器成功抵達觀測點,莫迪在X平台表示,「印度創造了另一個里程碑,彰顯我國科學家在實現最複雜的太空任務上努力奉獻,我與全國人民一起為這項壯舉鼓掌」。
更新日期:113-06-30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