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新聞

疫情迫降》全球航空業失速 台企逆風搶眼【轉載自工商時報】

工商時報 張佩芬 2020.06.14

韓國廉航公司炒掉大批新手飛行員,反觀台灣的航空公司,減薪減班僅減約兩成,表現相對優異,令他國同業稱羨。圖/本報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疫情拉長,全球航空業壞消息頻傳,申請破產、重整,或是大裁員、大減薪的都有,韓國航空業因為廉價航空公司炒掉大批新手飛行員,讓原本高薪的飛行員,下崗成為代駕,反觀台灣的航空公司,減薪減班僅減約兩成,表現特別優異,令他國航空同業稱羨。

鄰近的韓國易斯達航空(Eastar)因為營運陷入困境,公司已連續4個月沒給員工發工資,去年剛加入的80名飛行員,直接被裁掉,資深的飛行員今年3月開始,部分已連續數月拿不到工資,有資深飛行員透露只能去建設工地做一些搬水泥、處理垃圾等體力活,還有去送快遞的。

更近一點的香港國泰航空,今年二月就開始實施三周的無薪價,新一輪自願無薪假措施要求員工在未來六個月放三周無薪假,相當於減薪11%。另外,總經理級員工減薪15%,董事級員工減薪20%,執行董事減薪25%,主席和行政總裁減薪30%。

台灣的航空公司員工顯然特別幸運,中華航空與長榮航空因為在航空貨運建立的良好基礎,加上兩岸航線未列入北京的五個一限制,在各國航空公司僅能選飛大陸一個客運航點情況下,能夠續飛大陸五個客運航點,客量不足改以載貨為主,為兩航充裕不少現金流,也帶來轉口貨。

兩大航子公司華信與立榮,因為國內疫情完全獲得控制,國內旅遊開始發燒,今年暑假盛況可期,將可為母公司挹注不少資金。

星宇航空因為規模還小,受的衝擊也小,加上公司董事長張國煒顯然也是財力雄厚,沒有減薪停班,讓政府都不用煩惱。

更新日期:113-06-30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