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移到主要內容
:::
回首頁
English
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關鍵字搜尋
當Script無法執行關鍵字搜尋時,您可使用 [
關鍵字搜尋
]功能。
English
選單
單位簡介
組織緣起
功能任務
產業輔導
航空產業輔導
診斷平台
太空產業資訊平台
發展現況
歷年航空產業產值
航空產業發展範疇
航空活動
國際航空活動
國內航空活動
市場資訊
產業資訊
產業新聞
航空刊物
航空產業電子報
航空相關雜誌、書刊
相關法規
航空相關法規
相關連結
政府機關
法人機構
學校
國內廠商
國際航展
著名航空博物館
政府宣導
政府宣導
首頁
>
市場資訊
>
產業新聞
:::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至[檔案]/[列印]
當Script無法執行社群分享時,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Facebook
友善列印
:::
產業新聞
NASA獵戶座太空船完成繞月飛行 安全返航濺落太平洋【轉載自YAHOO新聞】
2022-12-12 9:34
美國航太組總署(NASA)的獵戶座(Orion)無人太空船完成繞月飛行任務後返航,於台灣時間今天(12/12)凌晨1時40分順利濺落於墨西哥外海的太平洋海域,結束NASA重返月球計畫「阿提米絲」的第一階段。
路透社報導,獵戶座無人太空船載著3具裝有傳感器的人體模型,模擬載人飛行的情況,執行近距離繞月飛行任務,在月球上空127公里處飛行,距離地球最遠曾達到43萬4500公里。完成為期25天任務後,獵戶座太空船返回地球,今晨濺落於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外的海域。
返航時,獵戶座太空船艙以時速近4萬公里的速度穿越大氣層,隔熱罩外的燃燒溫度達到攝氏近2760度。大氣摩擦使船艙速度降至每小時約523公里,然後展開3頂降落傘,速度再減至每小時約32公里,展現完美的「踩剎車」,成功濺落於太平洋海面。
本次降落地點是原目標區以南約482公里處,因為天氣預報顯示原目標區風浪大,NASA於是決定更改地點。美軍出動一架軍用直升機和一艘快艇去回收船艙,進行了5小時檢查後,由海軍艦艇拖回加州聖地牙哥。
NASA表示,雖然獵戶座太空船在繞月飛行期間遇到一些意外的通訊中斷和電力問題,但仍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成果超出NASA預期。NASA指出,返航時穿越大氣層是整趟任務最關鍵的部分,要測試新設計的隔熱罩能否承受住大氣摩擦保護船上人員。
不僅NASA很高興任務成功,歐洲航太總署也感到振奮,因為獵戶座無人太空船返航前的推進器外殼是歐洲航太總署所提供,這個模塊在太空船穿越大氣層前成功脫落,歐洲航太總署認為「表現出色」。
接下來幾個月,NASA工程師將仔細檢驗獵戶座太空船收集到的數據,最快可能在2024年進行「阿提米絲計畫」的第二階段:載人繞月飛行。最終目標是讓2名美國太空人再次踏上月球,這次其中1人將會是女性。完成阿提米絲計畫後,NASA下一個目標就是登陸火星。
更新日期:113-06-30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