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新聞

大陸|大陸布局衛星互聯網【轉載自工商時報】

2021-05-09

大陸在低軌衛星網路領域進展相對落後,已納新基建範圍,將急起直追。圖為搭載衛星的火箭發射。圖/中新社

大陸政府在2021年「五一」假期前夕,宣布成立新的中央直屬企業: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星網),在官方近年縮編央企隊伍,尤其3月底剛傳出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合併的消息後,這家新央企立刻受到各方關注。

綜合陸媒報導,新成立的星網公司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中國航太科工集團等國資企業牽線成立,主要負責推動大陸衛星互聯網的發展任務,角色類似衛星寬頻營運商。

所謂的衛星互聯網,主要指以通信衛星為接入手段的互聯網寬頻服務模式。可透過發射一定數量衛星形成規模組網,從而輻射全球,建構具備即時資訊處理的大衛星系統,為能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終端提供寬頻互聯網接入等通信服務的新型網路。

由於衛星互聯網具有廣覆蓋、低延時、寬頻化、低成本等特點,也意謂著人類通訊已由地表延伸至外太空的「3D」時代到來,目前已經是繼5G之後,各國所競相投入的最新通訊賽場。

這些年大陸積極推展衛星通訊技術,在遙感測繪、定位導航、科學實驗等中高軌道衛星應用領域取得不少成果,諸如風雲氣象衛星、北斗導航衛星、嫦娥探月衛星等,惟有在低軌衛星互聯網領域進展相對滯後。賽迪資料指出,截至2020第一季,大陸商業航太衛星中用於通信領域的比例僅為14%,而歐美等先進國家和地區約為50%。

低軌衛星領域 急起直追

為了急起直追,2020年4月,大陸正式將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範圍,「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均提出要建設天地一體、集成互聯、安全高效的資訊基礎設施。國際電信聯盟(ITU)資料則顯示,截至2020年9月,大陸以「GW」為代號申報了兩個低軌衛星星座,共計12,992顆衛星,分布在距離地面590公里至1,145公里的低軌軌道。

如今在央企「瘦身」的背景下,星網公司的成立,除了負有推展衛星互聯網的重責大任,同時具備協調、整合大陸衛星通信體系中,原本各自獨立作業的空間段原材料市場建設、地面段通信網路間融合,以及用戶段資料共用等多項工作,也象徵大陸準備加速推進衛星互聯網建設的決心。

星網公司 落腳雄安新區

值得關注的是,星網公司總部落腳在大陸近年積極宣傳與推動的河北雄安新區,成為首家註冊於雄安新區的央企。天風證券指出,按官方計畫,大陸的衛星互聯網年產值可望在2028年達到人民幣(下同)4千億元,其中衛星製造403.62億元,火箭發射為180.7億元,地面設備為1,716.1億元,衛星應用為1,733.9億元。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八院科技委祕書長潘軍表示,保守估計,未來五至十年,大陸商業小衛星的發射需求量將超過4千顆,商業衛星製造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從目前大陸已公布的衛星星座項目來看,衛星發射將集中在2022至2025年。

市場人士表示,目前大陸的衛星互聯網分為兩大陣營,一是國有央企集團,二是民營商業航太公司,後者近年迅速發展,最終可能出現一至二家世界級衛星互聯網企業,若參考美國SpaceX(Starlink)建設計畫,或需八年入軌1.1萬顆,整體產業爆發力值得注意。

更新日期:110-05-09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