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移到主要內容
:::
回首頁
English
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關鍵字搜尋
當Script無法執行關鍵字搜尋時,您可使用 [
關鍵字搜尋
]功能。
English
選單
單位簡介
組織緣起
功能任務
產業輔導
航空產業輔導
診斷平台
太空產業資訊平台
發展現況
歷年航空產業產值
航空產業發展範疇
航空活動
國際航空活動
國內航空活動
市場資訊
產業資訊
產業新聞
航空刊物
航空產業電子報
航空相關雜誌、書刊
相關法規
航空相關法規
相關連結
政府機關
法人機構
學校
國內廠商
國際航展
著名航空博物館
政府宣導
政府宣導
首頁
>
市場資訊
>
產業新聞
:::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至[檔案]/[列印]
當Script無法執行社群分享時,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Facebook
友善列印
:::
產業新聞
台灣有能力進軍全球太空產業 蔡英文:2025產值達3000億【轉載自自由時報】
2023-10-30 12:37
蔡英文總統出席台灣國際太空年會TASTI開幕式。(記者方賓照攝)
〔記者陳心瑜/台北報導〕首屆台灣太空國際年會(TASTI)即起1連5天在南港展覽館登場,蔡英文總統今天(30日)出席開幕式表示,台灣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衛星升空,證明台灣有半導體、精密製造的優勢,更有能力進軍全球太空產業,2025年產業相關產值達近3000億台幣。
主辦單位表示,年會包括國際研討會、產業論壇、太空法制論壇、學術論文展示、業界攤位展示、立方衛星競賽等,為台灣太空領域最大規模國際展會。包括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助理署長Michael C. Morgan,以及泰、菲、越等國太空機構代表與會,可望促進台灣太空發展鏈結國際。
蔡英文指出,台灣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衛星成功升空,是台灣航太產業的一大步,也對全球氣象觀測及科學研究做出貢獻,太空領域需要當前最尖端的科技技術,獵風者衛星已證明,台灣不僅有半導體、精密製造的優勢,更有能力進軍全球太空產業。
蔡英文強調,政府積極建構良好太空發展環境,像是頒布太空發展法、將國家太空中心升格為行政法人;太空三期計畫自2019年開始,在10年內投入了250億元經費,現在更投入超過400億元,投入低軌通訊衛星的研製、規畫國家發射場以及人才培育。
蔡英文強調,太空科技產業也納入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透過設立國家重點領域研究學院,延攬產業所需的人才,持續強化政府和民間的公私協力,接軌國際最先進的研究和技術。
蔡英文表示,2017年福衛五號的升空,見證了台灣有自主研發太空衛星的能力;2019年,福衛七號6枚衛星升空,展現台灣太空科技;今年獵風者衛星升空入軌,則讓世界看見台灣實現大型科研系統運作的能力。
蔡英文指出,台灣在太空產業的發展上,預算、法制、基礎設施已逐步到位,產業相關產值超過2000億元,預計到2025年增加至少800億元,達到將近3000億元,相當100億美元。
蔡英文表示,台灣不會缺席太空產業的發展,也歡迎全球業者和專家共同打造更完整的太空產業鏈。
更新日期:113-06-30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