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移到主要內容
:::
回首頁
English
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關鍵字搜尋
當Script無法執行關鍵字搜尋時,您可使用 [
關鍵字搜尋
]功能。
English
選單
單位簡介
組織緣起
功能任務
產業輔導
航空產業輔導
診斷平台
太空產業資訊平台
發展現況
歷年航空產業產值
航空產業發展範疇
航空活動
國際航空活動
國內航空活動
市場資訊
產業資訊
產業新聞
航空刊物
航空產業電子報
航空相關雜誌、書刊
相關法規
航空相關法規
相關連結
政府機關
法人機構
學校
國內廠商
國際航展
著名航空博物館
政府宣導
政府宣導
首頁
>
市場資訊
>
產業新聞
:::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至[檔案]/[列印]
當Script無法執行社群分享時,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Facebook
友善列印
:::
產業新聞
因應兩岸緊張關係 台灣擬成立低軌衛星公司【轉載自YAHOO新聞】
2023-01-07
《金融時報》6日披露台灣的國家太空中心(TASA)計畫抽離衛星部門,成立低軌衛星公司,曾投資SpaceX和特斯拉的矽谷風險投資公司Draper Associates是可能投資者之一。昨下午蔡英文總統出席太空中心改制行政法人揭牌典禮時也指出,政府將透過第三期太空計畫,在10年內投入251億元和民間攜手進軍國際太空產業,並預告第1枚由台灣自製的氣象衛星「獵風者」將在今年下半年升空。
《金融時報》報導,由於SpaceX創辦人馬斯克旗下星鏈(Starlink)低軌衛星服務在俄烏戰爭發揮的功能,台灣也有意打造台版星鏈,以因應兩岸日益緊張的關係。
報導援引3位消息人士指出,太空中心正與幾家國內外投資者談判籌集資金,計畫抽出現有衛星部門成立低軌衛星公司,政府也將保留合資企業的重要少數股權。而太空中心正與創未來科技(Tron Future Tech)和鐳洋科技(Rapidtek)等台灣企業,合作開發低軌衛星專用的相位陣列天線和頻譜發射器。
目前低軌衛星通訊市場由唯一具發射能力的SpaceX主導,還有數十家新創公司爭奪資金。研調機構顧能副總裁雷(Bill Ray)說:「目前我們有單一參與者,以及投入該領域的大量競爭對手,而數家公司已陷入財務困難,最終將只剩4、5家跨國衛星通訊供應商,你(台灣)打算如何脫穎而出?」台杉投資科技基金合夥人吳錦城指出,由於低軌衛星網路需要120至150顆衛星確保訊號涵蓋範圍,有意進軍該領域的國家,都須提供財務支持,才能快速啟動計畫。
巧合的是,因國家太空中心元旦改制行政法人,成為國科會轄下第4個法人機構,蔡總統昨前往揭牌時表示,從福衛5號到福衛7號,台灣自主研製衛星實力不斷提升,去年台灣第1座短期科研火箭發射場已落腳屏東。
蔡英文指出,太空已成為21世紀全球競爭的新興場域,政府會透過第三期太空計畫,在10年內投入251億元,和民間攜手打造強韌的太空產業國家隊,一起進軍國際太空產業;她強調,太空中心改制後,將能提供更有彈性的制度和環境,讓產業發展能量更完備,打造更完善的練兵場,讓台灣廠商能取得更完整的飛行履歷。
針對《金融時報》的報導,太空中心回應,目前沒有這件事情,不過中心將新設「太空新創事業處」,若運作成功,才可能將技術商轉。
更新日期:113-06-30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