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新聞

強攻地面接收設備 發展台灣太空產業【轉載自中時新聞網】

2022-09-27 04:10

太空產業是新國科會重點推動的科研政策,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台灣資通訊技術發達,強項就是在地面接收設備,這是未來台灣加強參與的部分,台灣希望有能力自製整顆衛星,他預估,pre 6G衛星應可以在2025年做出來。

我國自製氣象衛星福衛七號,2019年搭乘Space X獵鷹重型火箭升空,吳政忠也在2022年6月率團訪美時,參訪Space X和維珍軌道等太空公司。吳政忠當場向美方表示,台灣已有廠商打入星鏈計畫,建議Space X可在台灣設置測試中心或實驗室,提高驗證效率。

Space X創辦人穆斯克(Elon Musk)推動低軌衛星技術,甚至要移民到火星,引起全球新一波太空熱。國科會今年也投入40億,10年預計發射20顆衛星。吳政忠指出,好消息是大家愈來愈重視太空計畫,低軌衛星分為四個部分,包括衛星、火箭、地面接收、應用服務,台灣強項是製造地面接收設備,Space X跟台灣採購很多相關設備。

但是,台灣並不只希望賣零件而已,而是希望自力製造出整顆衛星,例如B5G衛星。吳政忠說,應用服務是最大藍海,台灣可加強這方面,使用通訊衛星最需要就是海上的郵輪、貨輪、漁船,低軌衛星的頻寬更大,未來這是新的應用和布局。

最近新的iPhone 14標榜可用衛星通訊GPS救援,吳政忠指出,那只是手機定位而已,離真正用衛星通話還很早,不過台灣手機業者必須注意未來發展方向,未來可能地面基地台被低軌衛星取代,地面基地台是台灣重要的出口項目,若未來被低軌衛星取代,業者不會做太空相關產品就不行。吳政忠估計,穆斯克星鏈計畫已有3,000顆低軌衛星在運作,2026年將提高到1萬5,000顆,但離手機實際運用還有距離。
更新日期:111-09-27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