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新聞

疫情凶猛 波音、空巴虧超慘【轉載自工商時報】

2020.07.31

波音第二季淨損24億美元,每股虧損4.2美元,遜於分析師預估。圖/美聯社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航空業,導致全球兩大飛機製造商上季總計大虧逾40億美元。波音(Boeing)周三公布上季財報,營收與虧損程度皆比華爾街預期更差,波音並表示,若疫情持續重創全球航空業,考慮削減更多飛機產能與人力,尋求更多方式保留現金,同時打算2022年停產歷史悠久的747巨無霸客機。

波音第二季淨損24億美元,每股虧損4.2美元,遜於分析師預估的每股虧損2.57美元,上季營收衰退25%至118億美元,同樣不如分析師預期,慘淡業績反映疫情與737 MAX客機因空難遭禁飛的雙重打擊。

此外,歐洲飛機製造商空巴公布第二季淨損14.4億歐元(1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由盈轉虧,外界更關注的經調整息前稅前虧損達12.3億歐元,營收銳減55%至83.2億美元。空巴表示,疫情對財務表現的打擊相當明顯,上半年商業飛機交貨比去年同期腰斬一半,這場公衛危機導致截至6月底約有145架商業飛機無法交貨。

波音執行長凱豪恩(David Calhoun)表示,疫情對航空業的打擊依舊嚴峻,「客戶延遲採購飛機與交貨時間,延後非必要的維護、讓較舊的客機退役、削減支出,對我們的業務造成影響」。

波音指出,三大主要廠房部分組裝產線可能將進行整合以撙節成本,因應未來數年交貨減緩的趨勢,並擬2022年停產747巨無霸客機。

747巨無霸客機自1969年推出已有逾50年歷史。據聞,大型客機對航空業者而言已愈來愈不賺錢,反不如小型客機靈活調度。

波音已重啟有限的MAX產線,但月產量增至31架的計畫延至2022年,787「夢幻客機」(Dreamliner)月產量縮減至6架,777飛機月產量縮減至僅2架。此外,最新777X飛機要到2022年才推出,比預定時程晚兩年。

該公司另提及將進一步削減人力,裁員人數可能高於目前規畫的1.9萬人。該公司曾宣布全球16萬員工將精簡10%。

凱豪恩向員工發布的訊息指出,「很遺憾地,新冠病毒帶來長久影響,使我們生產率下滑,商業服務需求降低,意味必須進一步評估現有人力。」

疫情使商業飛機部門收入暴減,也讓國防事業在波音的地位更加重要。該公司第二季國防與太空事業未受太大影響,營收與去年同期持平在66億美元。

更新日期:109-07-31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