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移到主要內容
:::
回首頁
English
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關鍵字搜尋
當Script無法執行關鍵字搜尋時,您可使用 [
關鍵字搜尋
]功能。
English
選單
單位簡介
組織緣起
功能任務
產業輔導
航空產業輔導
診斷平台
太空產業資訊平台
發展現況
歷年航空產業產值
航空產業發展範疇
航空活動
國際航空活動
國內航空活動
市場資訊
產業資訊
產業新聞
航空刊物
航空產業電子報
航空相關雜誌、書刊
相關法規
航空相關法規
相關連結
政府機關
法人機構
學校
國內廠商
國際航展
著名航空博物館
政府宣導
政府宣導
首頁
>
市場資訊
>
產業新聞
:::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至[檔案]/[列印]
當Script無法執行社群分享時,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Facebook
友善列印
:::
產業新聞
太空中心推動衛星合成孔徑雷達 可全天候拍照被戲稱「間諜衛星」【轉載自YAHOO新聞】
2022-12-26 15:45
台灣太空科技將有全新進展!國家太空中心正推動一項全新標案,預計將在2025年底前,與民間共同合作,完成合成孔徑雷達酬載製造,以及太空飛行前的驗證。
有別於光學遙測需要在充分日照光線,且沒有雲的條件下,才能對地表進行拍照,合成孔徑雷達則是一種以雷達為基礎的成像技術,可以穿越惡劣天候,與克服夜間光線不足問題。
由於可以進行任何時刻對地表拍照,且照片解析度與照片相當,具合成孔徑雷達的衛星,也常被戲稱為「間諜衛星」;一般而言,如解析度達一定程度,即為軍用衛星規格。
三期太空計畫壓軸旗艦酬載,全球最輕寬幅衛星合成孔徑雷達
由於合成孔徑雷達軟硬體技術難度極高,各國均列為管制輸出技術,在國家第三期太空計畫中最後壓軸的旗艦酬載,就是要發展合成孔徑雷達,相當令人期待。
根據資料顯示,相關酬載是由5片,長寬約1公尺乘0.8公尺的合成孔徑雷達陣列天線所組成,其中,共包含高達15360個天線。
根據描述,主要是透過寬頻雷達脈波線性調頻信號生成、波束寬動態調整、數位多波束、執行快速電子式掃描等,以提供高解析度成像功能。
同時預計完成後,可拍照100km以上像幅寬,最遠拍照距離達約1000km,卻僅有小於175kg的重量,將成全球最輕的寬片幅高解析度的合成孔徑陣列雷達。
創未來科技3年研發有成,打造台灣首座原型機
太空中心的這項標案為「NSPO-S-111392 "X頻段主動式遙測衛星相位陣列天線工程體與工程驗證體研製"」,該中心強調,未來所產生的高解析圖像,將可做為提供全天候科學研究,以及國土監測用途。
據了解,此一標案是由創未來科技所拿下,該公司投入全功能原型機的研發設計與製造,已長達3年時間,並有好消息傳出,台灣首座衛星合成孔徑雷達酬載原型機,已在實驗室環境下驗證成功。
創未來科技將在此一原型機的基礎上,持續針對太空計畫的所有需求規格逐項進行優化,並且完成飛行前驗證;為了發射前在地表驗證其效能,2025年更將從地表,直接對國際太空站進行拍照來驗證效能。
更新日期:113-06-30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