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新聞

台灣唯一太空系! 中央大學自製衛星還發射升空【轉載自蘋果新聞網】

2021/03/07 21:09

中大太空系規劃學生在大學4年實際參與製作立方衛星並發射,由左至右分別為太空系主任趙吉光、張起維教授、劉正彥教授。中大提供

台灣團隊打造的飛鼠、玉山2枚立方衛星,今年1月底順利搭載美國Space X的火箭獵鷹九號升空,為台灣首次大規模立方衛星發射,其中飛鼠衛星由中央大學師生歷時3年獨立自製研發,也讓外界見識到中大研發能量,且中大已於去年成立台灣第一個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透過這次成功經驗,會規劃讓學生在前3年完成立方衛星製作,在大四發射並學習如何操控衛星,等於畢業前體驗從酬載製作、發射衛星到地面觀測的科學任務流程。

飛鼠衛星使用的科學酬載,是由中大太空系主任趙吉光團隊自製的小型電離層探測儀(CIP),為福衛五號先進電離層探測儀(AIP)的縮小版,該探測儀能現場量測繞地軌道上電離層的電漿特性,包括溫度、化學反應、電動力學等,偵測出電漿不規則體,研究電離層對衛星通訊的影響。

趙吉光說,飛鼠衛星製造前後歷時3年,結合30多位研究生,從設計、整測及操控,都由中大獨立完成,主要負責人也以中大太空系為主;這次飛鼠衛星一開始聯絡不上,太空系團隊幾乎8天不眠不休,「能換的都換了」,皇天不負苦心人,最後總算順利接到訊號,確認本次任務執行成功。

為讓經驗延續,中大去年首度增設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也是國內第一個招收高中生的太空學士班,去年30名員額滿招,其中還有1個女學生放棄台大學籍,就是為了一圓女太空人夢想,而今年學測成績單已寄發,料該系將因這次立方衛星發射而成為年輕學子熱門選擇之一。

也因這次飛鼠衛星成功經驗,太空系決定讓新生從大一起就開始參與立方衛星設計與製作,趙吉光說,過去原本規劃是大三參與製作立方衛星並發射升空,後來認為這樣太慢,目前規劃從大一就起步,學生分組設計立方衛星的設計,最後選出一組優勝者,在大三學期結束前完成製作,在大四發射並學習如何操控衛星,讓學生在畢業前即可體驗從酬載製作、發射衛星到地面觀測的科學任務流程,系上也會安排學生利用暑假到太空中心實習,讓學生一圓太空夢。

國研院太空中心是國內衛星發展的龍頭,部分學生可能鎖定進入國研院太空中心為首選,不過趙吉光分析,這1、2年來,愈來愈多廠商對太空產業有興趣,也開始投入,學生未來若是要到業界服務,再唸一個碩士學位,就很有競爭力,但如想進入太空中心或想從事學術研究,最好還是唸到博士。

趙吉光也說,目前碩士畢業生大多投入研發相關產業為主,超過3分之1前往中山科學研究院、國研院太空中心等財團法人研發單位,其他則前往一般產業,而在財團法人單位,碩士學位起薪約5萬至6萬元,到一般產業的碩士起薪也有4.5萬至5萬元。

中大太空系師資陣容相當堅強,包括教授劉正彥曾是國研院太空中心首席科學家,教授張家維則負責這次飛鼠衛星任務,而剛加入的助理教授林映岑,主要專長為通訊,去年在南極研究時還曾獲得總統蔡英文問候發文。

(許敏溶/台北報導)

更新日期:110-03-07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