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新聞

太空其實是樁好生意【轉載自經濟日報】

2021-04-23 02:08

美國太空總署(NASA)19日宣布,火星無人探測船上的微型直升機「機智號」試飛成功。

美國太空總署(NASA)19日宣布,火星無人探測船上的微型直升機「機智號」試飛成功,雖然起飛高度只有十公尺,在空中時間只有40秒,卻被比擬為萊特兄弟首次試飛的成就;更重要的是,16日太空總署與馬斯克的SpaceX簽下了29億美元登月艙合約。這兩事件代表重要的科技突破,也意味著商業機制終於進入了太空。

美國太空總署的登月計畫稱為「阿提米絲計畫」(Artemis program),以女神阿提米絲命名,她是希臘神話中阿波羅的孿生姊姊,而阿波羅計畫於1961年開始,從1969年阿姆斯壯成為首位踏足月球表面的人類開始,到1972年的六次飛行任務中,共有12名太空人踏上月球。

太空總署與SpaceX的這份合約是商用載人登陸艙,是「阿提米絲」登月計畫的一部分。這艘登陸艙預定載運一男一女兩名太空人降落在月球表面。

乍看之下,這似乎再次印證了特斯拉天才馬斯克的夢想:以科技來拯救人類,如果我們的星球發生任何不測,移居其他星球將是人類的下一個最佳選擇。

但其實背後經過激烈競爭,而且愈來愈多的創業家都進入了這行,SpaceX在此次合約競爭下,擊敗貝佐斯創立的藍色起源( Blue Origin),目前貝佐斯和馬斯克的財富分居全球第一、二位,兩人在太空探索領域也要互較高下。

貝佐斯太空事業的最大優勢就是財源豐厚,且敢於花錢,太空總署去年年度預算是226.29億美元,而藍色起源的年度預算則是1,700億美元。

雖然決定已經宣布,但目前還有爭議,太空總署原本預計於本月底前,在這場月球登陸艙合約的角逐中挑出兩家企業,最後卻只選了SpaceX獨家承攬,引發產業界和國會議員質疑,且該公司的「星艦」(Starship)火箭近幾次測試皆以失敗告終,也引發技術疑慮。

目前競爭的目標是登月,除了企業的競爭之外,還有國與國的競爭,去年12月,中國「嫦娥五號」飛船攜帶月球表面土石樣本成功返回地球,在七年間中國已經三次發射「嫦娥」登月成功,下一步就要準備載人登月。

美國前副總統潘斯在2019年宣布要加速人類登月計畫,在2024年完成,比目標提前四年的目的是要趕在中國大陸之前,如果晚於中國,美國丟不起這個臉。

登月太空計畫的第三重競爭,是要看哪一種制度最有效;2005年美國太空總署開放商業軌道運輸服務,提供私人公司前往國際太空站的載貨和載人運輸服務,現在商業的項目愈來愈多,但也只有美國開放太空生意,其餘國家都還是與軍事、政府機構或國營事業相結合。

在資本主義的邏輯下,擁有新技術的先驅企業很少會在市場上取得最大的成功,在先驅者出現之後,能夠優化新技術的企業,才能真正開發與占據新的市場。太空市場化可以藉電信自由化來理解,過去電信行業投資巨大、需要科技水準較高,向來是由國家或國營企業投資壟斷,後來一國接著一國,逐漸自由化,由壟斷化為寡頭,彼此競爭,提供更低廉的服務,競相投下資本研發,電信市場才告成熟。

太空生意其實是人類商業活動最後的邊疆、尚未開發的沃土,高盛在一份報告中描繪了這樣的場景:人們或許可以到小行星上去挖金礦、找稀土;在外太空喝著咖啡欣賞地球;充分利用地球外充足的空間來發展3D列印。在這個尚未被探索的領域,龐大的利潤正在逐漸浮出水面,未來20年間,其行業規模將會成長至數兆美元。

台灣的航太產業2019年產值,雖達到新台幣1,340億元的歷史新高,近日傳出SpaceX詢問進入台灣市場的相關申請程序,然而台灣的太空產業一直是壟斷在國家太空實驗室手中,之前曾有民營火箭公司想在南部試射,大家以斂財騙局視之,台灣要開放太空市場,加入國際競爭,恐怕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更新日期:110-04-23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