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新聞

台揚搶太空商機 拚轉機【轉載自經濟日報】

2021-09-26 00:27

本土資深微波與衛星通訊廠台揚近期股價鹹魚翻身,一路狂飆到盤中最高價77.7元的歷史天價,搭上的熱潮正是曾讓台揚出名、又陷入谷底的衛星與微波通訊技術。隨著資通訊業者一路將商業領域拓展到太空,台揚近30年來的努力,到現在終有成果。

台揚成立於1983年,是台灣第一家專業微波及衛星通信廠,擁有從國外回台灣創業的菁英團隊。台揚成立主打的是「無線高頻微波」相關的積體電路元件、發射機、衛星直播電視接收系統等產品,有穩定客戶,十年之間營業額就有1億美元,1991年波灣戰爭期間,美國CNN記者在巴格達的戰場現場報導,用來傳輸新聞的就是台揚的衛星手提電話,2003年時,台揚也有每股賺5元的好光景,曾是電子相關類股的股王。

但台揚隨後就出現企業快速發展後的問題,包括想發展各種技術、在3G、4G都想著墨,事業體暴增,想要與客戶合作代工,又想打自有品牌,收購國外具有技術的好公司,但一開始的整併過程拖累了台揚自身。最後台揚經營團隊痛定思痛,進行組織改造,選定點對點微波設備、高空商用衛星設備、衛星電視接收器和基地台收發機等四項產品、聚焦出發。

相關產品在過去十年的商機尚未爆發,台揚股價一度在2012年跌到雞蛋水餃股的6、7元,但因衛星通訊技術優勢,在2012年被鴻海看中,入股成為大股東,股價也未見明顯好轉,依然在十幾元徘徊多年。

但台揚一路做的「太空夢」最近終於翻身,近期股價狂飆,正因搭上低軌衛星熱潮。根據諮詢機構TrendForce指出,全球衛星市場目前以低軌衛星(LEO)最具發展優勢,低軌衛星距地面較近,毋須架設基地台,可於艱困與偏遠地區接收訊號,訊號覆蓋不受山區、海上、沙漠等地形限制,可與移動通訊5G互補,彌補5G與地面行動通訊未能傳輸地區。預估至2022年全球衛星市場產值有望達2,950億美元,年成長3.3%。

台揚主力產品衛星低雜訊降頻器LNB約五成、小型衛星地面站VSAT約三成、行動基地台等約二成。TrendForce指出,低軌衛星存在地面站天線追蹤難度高的痛點,以布建地面站為主的台廠可望受惠。

台揚最近股價波動大,達到注意標準,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告8月營收3.19億元,稅前純損4,500萬元,稅後純損4,600萬元,每股虧損0.2元。但法人看好下半年將對美國Dish Network出貨5G O-RAN RU訂單,第3季開始安裝出貨,新動能可挹注營運。

更新日期:110-09-26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