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移到主要內容
:::
回首頁
English
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關鍵字搜尋
當Script無法執行關鍵字搜尋時,您可使用 [
關鍵字搜尋
]功能。
English
選單
單位簡介
組織緣起
功能任務
產業輔導
航空產業輔導
診斷平台
太空產業資訊平台
發展現況
歷年航空產業產值
航空產業發展範疇
航空活動
國際航空活動
國內航空活動
市場資訊
產業資訊
產業新聞
航空刊物
航空產業電子報
航空相關雜誌、書刊
相關法規
航空相關法規
相關連結
政府機關
法人機構
學校
國內廠商
國際航展
著名航空博物館
政府宣導
政府宣導
首頁
>
市場資訊
>
產業新聞
:::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至[檔案]/[列印]
當Script無法執行社群分享時,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Facebook
友善列印
:::
產業新聞
天降蕎麥—無人機撒播技術 舒緩農業缺工問題【轉載自中時新聞網】
2023-02-16 11:03
花蓮縣玉里雜糧產銷班第2班的蕎麥栽培面積達655公頃為全國之冠,為節省人力成本,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投入無人機的撒播研究,成果顯示蕎麥應用無人機撒播可提高作業效率5倍以上,達到減碳不耕犁效果並降低每公頃近5,000元生產成本。
花蓮場表示,以蕎麥為標的,作為無人機省工應用研究的起手式,未來將建立更多地區特色作物省工栽培操作模式,以舒緩農業缺工問題,並推動國產農用無人機擴大運用。
花蓮場表示,依農委會「以農業科技解決產業問題」之指示及呼應「解決缺工及自動化」的政策目標,積極投入省工機械以及無人機應用研究,場長杜麗華鼓勵同仁參加無人機證照考試,並率領主管等15人通過測試取得無人機操作證。同時在農民學院納入農用無人機入門培訓課程,讓參與學員學習農用無人機知識與法規、熟悉取得證照之流程,進一步提升農場管理效率。國內無人機型號眾多,亦缺乏適於各種作物實際應用的參數或SOP可供農民參考。
花蓮場研究人員課長葉育哲歸納蕎麥應用無人機撒播效益,每公頃作業時間約10~15分鐘,較一般以人力播種需50~60分鐘提高作業效率5倍以上。同時應用無人機撒播可在前期作水稻未收穫前即進行撒播,水稻採收後稻稈切碎覆蓋在蕎麥種子上,不但能避免種子被鳥類啄食,達到不耕犁的減碳效果,同時也節省了每公頃6,000元的翻耕成本。
葉育哲指出,此操作方式不用等待前期作收割機及曳引機打田的代耕排程,在農務時間調配上也更有彈性。另外無人機撒播之精準度較人工撒播高,單位面積種子覆蓋率較人工撒播均勻,加上割稻前無人機不整地撒播且有稻稈覆蓋可減少雜草生長等優勢,相對產量較人工撒播處理為高。
更新日期:113-06-30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