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新聞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2020-07-23 15:07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23日中午12時43分,在海南島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啟程前夕,中國火星探測工程22日正式對外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1:1著陸平台和火星車」。

據介紹,天問一號探測器將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七個月抵達火星。火星車上科學載荷之中的次表層探測雷達,能夠「透視」火星地下10米的土壤成分,對冰層探測深度能達百米,並裝有兩對「大翅膀」─太陽能電池板,用以接收太陽能提供能源。

海南交警前晚在微博發出通告稱,23日0時至24時對文昌航天發射基地周邊道路及通往文昌的道路實施交通管制,意味「天問一號」最快今日升空。

據央視新聞報導,此次火星探測是中國行星探測階段的首次任務,也是中國深空探測領域全新的里程碑,將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這是其他國家第一次實施火星探測從未有過的,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

火星車最引人矚目的就是豎立在前端的桅桿,頂端的方形設備就像機器人的腦袋,而頂端的方形盒子,就是火星車的「眼睛」,上面有幫助火星車避開障礙來實施前行即時探測的全景相機,還有識別礦物質成分的多光譜相機。在火星車上,還裝有四個「大翅膀」,這正是太陽能電池板。除此之外,火星車還配有探測雷達、磁場探測儀和氣象測量儀,可以對火星進行全方位的探測。

據介紹,為了適應火星地表特殊環境,火星車還具備環境感知、障礙識別、局部路徑規畫及多輪運動協調控制等功能。火星車在火星上依靠太陽能來獲得能源,它的設計壽命為3個火星月,相當於約92個地球日。火星表面環境比較惡劣,其地表坑窪不平,夜晚溫度能達-85℃,時不時還會出現風暴,為此火星車採用了多種高科技材料以更好適應複雜環境。火星車在火星上的行駛速度為200米每小時,科學家們希望它能走得更遠,探測更多數據。

和火星車一起亮相的還有1:1著陸平台,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它將搭載火星車著陸到火星地表,開啟探測作業,邁出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指出,為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火星可否改造成為適宜人類居住的綠色星球?只有這些重大科學問題被一一解答,才能清楚地思考地球和人類自身的未來。

更新日期:113-06-30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