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移到主要內容
:::
回首頁
English
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關鍵字搜尋
當Script無法執行關鍵字搜尋時,您可使用 [
關鍵字搜尋
]功能。
English
單位簡介
組織緣起
功能任務
產業輔導
航空產業輔導
診斷平台
太空產業資訊平台
發展現況
歷年航空產業產值
航空產業發展範疇
航空活動
國際航空活動
國內航空活動
市場資訊
產業資訊
產業新聞
航空刊物
航空產業電子報
航空相關雜誌、書刊
相關法規
航空相關法規
相關連結
政府機關
法人機構
學校
國內廠商
國際航展
著名航空博物館
政府宣導
政府宣導
首頁
>
市場資訊
>
產業新聞
:::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至[檔案]/[列印]
當Script無法執行社群分享時,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Facebook
友善列印
:::
產業新聞
太空三期計畫戰線延到2031年 規模有望衝破650億【轉載自工商時報】
2024-06-10 8:06
新任總統賴清德誓言帶領我國競逐太空,發展中低軌道衛星,進軍全球太空產業,惟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喊出要修正,迄今已過近1年仍未看到進展。據掌握,太空中心已草擬出修正版本,惟仍要彙整意見。而修正後的太空三期計畫,整體經費規模有望衝破650億元,並擬納入低軌衛星通訊等多項計畫,將期程自2028年拓延至2031年。
太空三期計畫原規劃自2019年開始到2028年,十年投入251億元。時任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於去年中指出,當初在布局時,低軌通訊衛星尚未真正出來,政府已陸續加碼,包含B5G計畫將發射低軌通訊衛星等,因此希望將太空三期計畫佈局拉長到2031年,並預計當年底提出方案。時任總統蔡英文不久後便表示,將加碼超過400億元,投入低軌通訊衛星的研製,並規畫國家發射場,以及人才培育。
由於發展太空產業也是賴政府的重要政見,如今尚未看到具體修正計畫的進展,引發業界擔憂。據了解,太空中心已研擬完太空三期計畫修正版本,並帶到國安會討論,惟因仍有許多待討論之處,尚未有報行政院的期程表。知情人士坦言,最新版本仍與專家學者和機關凝聚共識,考量各國太空科技發展快速,還在緊鑼密鼓地討論中,具體經費尚未定案。
對此,國科會表示,修正方案的草案,目前正進行跨機關的意見彙整階段,有關修正內容、計畫期程及修正時程,將視各單位意見彙整及協調情形,報請行政院核定。而太空三期計畫修正預計將納入低軌衛星通訊等多項計畫,並將期程自2028年拓延至2031年,以因應國際太空科技與產業發展。
而據了解,太空三期計畫原來只有光學遙測跟微波衛星,不包含通訊衛星跟火箭,為了更整體進行佈局,修正版把所有跟台灣太空相關計畫都放進去,包含B5G計畫、數發部非同步軌道衛星計畫等,讓台灣在太空科技、太空產業更完整,因此修正版計畫的規模將衝破650億元。
一名官員指出,太空三期計畫範圍很龐大,包含終端產業、太空中心要建立自己衛星等都要考量進去,確定的是數發部在其中也有角色,負責國際星系,在今年底前提供非同步軌道衛星緊急通話,屬於國安、國防、救災指揮體系一環。
至於國科會規劃2026年發射第1枚B5G低軌通訊衛星能否如期進行?據悉,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包含疫情導致供應鏈問題,材料取得相當不易,儘管台灣逐漸走向自主,但一顆衛星要逾2萬個零件,不是買現貨這麼簡單;此外,研發遇到的技術困難也比預期嚴峻,解決都需要時間,這也不是台灣遇到的問題,美國、日本、歐盟發展衛星時也都會遇到。
更新日期:113-06-30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