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8 15:12
受烏俄戰爭影響,世界各國將無人機,列為不對稱作戰的重點發展項目,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明確提出、要讓台灣成為無人機民主供應鍊的亞洲中心,並發展中低軌道衛星、進軍全球太空產業。
外交部國際合作及經濟事務司參事江振瑋表示,時任嘉縣府經發處長時,積極推動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等重要建設,他指出,中國大疆公司作為全球無人機市場的領導者,市佔率超過七成,但多次被質疑存在資安及國安疑慮,這使得全球無人機市場開始轉向去紅化的零組件需求,在各國的管制措施下,許多國際客戶在台灣,推出軍用商規無人機後,逐漸將目光轉向以代工製造聞名的台灣。
目前台灣的無人機產業規模約有40餘家,其中整機系統整合13家、零組件27家、2023年的產值達到28億元,無人機也分為六大模組,其中飛行載具與動力模組的研發能力已經具備。賴總統宣示
政府將推動台灣成為亞洲民主無人機供應鏈中心,目標在2030年將無人機產值提升至400億元,並持續秉持蔡前總統的政策方向,提出國家型無人機發展計劃,擴大無人機產業發展目標。
2023年3月21日,經濟部招開「軍民通用無人機能量籌建計劃」研發補助說明會。針對計畫公告內容及審查重點進行說明,協助業者了解計畫補助範疇及無人機產業技術缺口項目,政府完成軍用商規及軍規無人機關鍵模組缺口盤點,如酬載、通訊、飛導控、動力模組等,並於4月2日公告「軍民通用無人機能量籌建計劃」主題式研發補助計畫,5月3日截止收件,預計將於8月完成審查作業。
在推動無人機產業過程中,嘉義縣政府及經濟部組團參展2024美國XPONENTIAL無人機展,帶領國內15家無人機業者赴美國聖地牙哥參加展覽,並以台灣人無機形象館進行參展。嘉義縣政府不僅舉辦開幕儀式,更邀請無人機大聯盟、國際無人載具系統協會及台灣駐美媒體等貴賓參與,共同宣示台灣無人機國家隊正式鏈結國際。
這些推動成果不僅提升國際市場能見度,更透過設立台灣無人機形象館,提升國內業者的市場曝光度,擴大國際合作機會,與國際廠商進行技術交流與商機媒合,建立實質聯繫管道,了解國際市場應用趨勢,掌握國際市場應用需求與發展趨勢,協助精進與規劃台灣無人機產業推動策略與做法。
由於嘉義縣位處台灣西部科技走廊中樞軸點,擁有便捷交通、產業群聚、乾淨空域及多元地形,遼闊場地等優勢,具優越環境與支援量能,有能力可以撐起台灣無人機發展。
嘉義縣政府2020年攜手中科院專業量能,向行政院提出無人機產業創新與研發測試驗證推動計畫,透過三大場域建置規劃,形塑無人機區域創新科技聚落,2021年透過場域活化,把原本荒廢的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嘉義校區,正式命名為「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言發中心」,並由2022年8月由前總統蔡英文進行揭牌。
目前「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言發中心」共吸引49家產官學研等機構進駐,接待21國的參訪,並與美國、法國及土耳其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為國內外無人機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台。
為了將無人機上中下游廠商串連在一起,嘉義縣政府於113年6月27日聯手外貿協會啟動「Drone Taiwan壯臺灣」,成立臺灣無人機供應鏈大聯盟,主要在協調資源、推動國際行銷及技術交流,全面提升臺灣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為產業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言發中心」不僅為測試驗證先導基地,規劃中小型商用無人機(25公斤以下)及創新產業腹地,具備30公頃的空域、270公分的跑道,並提供中小型無人機定翼機、及旋翼機的考場,為擴大量能,目前也正在評估亞創中心二館(原大同技術學院校址)的建置。
此外,輔以嘉義民雄航大園區是無人機新創量產基地,規劃中大型商用、軍用無人機、中科院國機國造任務及軍民通用技術研發生產使用,東側園區已於2023年12月動土,預計2025年完工,西側計畫發展產業園區,提供中大型廠商標準廠房及測試場地,以吸引外資進駐,促進產業鏈的整合與發展。
搭配「義竹大型無人機測試場」則是規劃大型無人機起降跑道(25公斤以上)及一般高空測試場域,正在進行可行性皮估計畫,目前暫以選定義竹鄉東光村為發展基地,預計年底爭取行政院經費支持,該計畫為中大型無人機測試,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對於促進台灣無人機產業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外交部國際合作及經濟事務司參事江振瑋指出,民雄航太院區、亞創中心及義竹飛行場三位一體,打造無人載具產業群聚,強化區域創新升級,並強化未來需求,規劃增加國際無人機測試驗證需求場域,提供廠商更多的便利性性,以利充實產業能量發展。
江振瑋說,台灣推動無人機藍海策略目標,是開拓新的市場機會,並在全球無人產業中佔據領先地位,根據DroneIndustryInsights預估,2022年全球無人機市場產值為306億美元,預計將以7.8%的年複和成長率成長,至2023年可達到558億美元,其中,商用無人機市場將以8.3%的年複和成長率快速成長。從地區來看,2022年亞洲市場的無人機產值最高,達到119億美元,其中以中國和日本為領導市場,其次是北美地區的81億美元和歐洲地區的68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亞洲無人機市場將成長至194億美元,持續維持目前領先優勢。
而台灣將朝六大面向及策略發展包括
1、創新與研發:台灣政府和企業將持續投入資源在無人機技術的創新與研發上,特別是高端技術如人工智慧、物聯網和5G通訊技術的應用,這些技術整合,將提升無人機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開創更多應用場景。
2、應用場景:無人機的應用不僅限於傳統國防與農業,還包括物流、環境監測、災害救援、城市管理等多個領域,通過開發多元化的應用場景,台灣無人機產業可以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創造更多商機。
3、合作與市場拓展:台灣積極參與國際展覽和合作,提升國際市場能見度,透過與國際廠商的技術交流與商機媒合,台灣無人機企業可以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建立全球供應鏈。
4、支持與法規調適,政府將提供政策支持,包括研發補助、稅收優惠和法規調適等,為無人機產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這些措施將有助於降低企業的研發成本,促進技術創新和市場應用。
5、人才培育:推動無人機產業發展需要大量專業人才,台灣將加強無人機相關學科的教育和培訓,培育更多專具備專業技能的人才,支持產業的長期發展。
6、安全與監控,隨著無人機應用的普及,安全和監管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台灣將建立完善的無人機監管體系,勸寶無人機的安全運行,並防範潛在的安全風險。這些策略實施,將有助於台灣無人機產業在全球市場脫穎而出,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並為無人機產業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