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新聞

美國測試人工智能無人戰機CCA 今夏首飛【轉載自大紀元】

2025-05-07 05:11

【大紀元2025年05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曹景哲綜合報導)美國空軍上週宣布,由美國國防公司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和安杜里爾工業分別研發的YFQ-42A和YFQ-44A無人戰機已開始試驗。這些原型機是美國軍事史上首批獲得戰鬥機稱號的無人機。美國空軍參謀長戴維‧阿爾文將軍表示,這項測試是協同作戰飛機(CCA)計劃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安杜里爾公司專注於人工智能驅動的自主系統,而通用原子公司則以MQ-9「死神」無人機而聞名,該無人機可執行多任務情報、監視和偵察任務。

通用原子公司的YFQ-42A以XQ-67A原型機為基礎開發,它採用隱身設計,外型布局與XQ-58A女武神有些類似,也採用上部進氣口,V字型垂尾,2024年2月28日首飛。XQ-67A採用了無人機通用平台,這種通用平台類似汽車的通用底盤,包括了機身、起落架、基本航空電子設備這些基本配置,占據無人機成本的70%。採用通用平台的好處是可以提高產能,降低成本,還能夠快速推進多種無人機設計。

另一種獲得正式型號的YFQ-44A則是安杜里爾工業的狂怒(Fury)無人機,這是安杜里爾2023年收購藍色力量技術公司時獲得的自主飛行器。預計狂怒無人機大約是F-16戰鬥機的一半大小,被設計為高度模塊化,能夠容納各種有效載荷。狂怒將使用安杜里爾開發的「Lattice」智能作業系統提供自主功能,並能在操作過程中與有人駕駛飛機搭配協同。

據美國空軍表示,該計劃以開發可與有人駕駛戰鬥機協同飛行的下一代無人駕駛戰鬥機為目的,反映了向自主空戰的戰略轉變。

協同作戰飛機(CCA)的概念來自美國空軍早期的各種無人機計劃。美國空軍實驗室先前發展的「空中博格」(Skyborg)計劃,可以移植到CCA的機身上。CCA原本被稱為「忠誠僚機」,也就是有人戰機的忠誠隊友,不過CCA不是戰場消耗品,它具備類似有人戰機的作戰和生存能力,但採購成本和使用成本都比有人戰機低很多,不過每架CCA的成本估計也會超過千萬美元。

五角大樓已撥款89億美元專門用於開發CCA,這是2025年至2029年用於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系統的284.8億美元更廣泛預算的一部分。

雖然中共尚未宣布下一代「忠誠僚機」的開發計劃,但已測試了飛鴻-97A(FH-97A)和攻擊-11(GJ-11)等無人機。飛鴻-97A於2022年珠海航展首次亮相,它與美國波音為澳大利亞研發的MQ-28幽靈蝙蝠外型酷似,如同孿生兄弟一般。而2019年亮相的攻擊-11則與美國海軍取消的X-47B驗證機非常相似。

責任編輯:任子君

更新日期:113-06-30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