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5 13:13
羅添斌/核稿編輯
〔記者陳治程/綜合報導〕國軍近年大買軍規、商規無人機,在部分機型投入今年漢光演習外,未來還將籌獲近5萬架新機,落實科技化練兵目標;不過,面對無人機飛手需求激增,軍方也持續擴張訓能,確保新興兵力「有機也有人」。為此,現行軍校入伍訓已將無人機納入課程,使新式裝備深入基層,強化入伍生不對稱作戰的專業能力。
國防部今(2025)年的三軍九校院8周聯合入伍訓,首次將無人機等新式武器納入正式課程,入伍生透過飛行模擬器、以及HJ-300X型四軸無人機的實際操作,逐步建構專業知能,肆應未來戰場。此次課程區分「飛行前後安全檢查」、「模擬器操作」與「動態飛行測驗」等課目,全程遵循民航局規範,使入伍生具備無人機各項基礎認知。
在模擬器操作階段,入伍生以智慧型手機的訓練軟體搭配遙控手把,先後完成「定點起降及4面停懸」、「8字水平圓」、「側面停懸及前進後退」、「定高5邊飛行」與「緊急程序處置」等操作訓練,藉此取得「動態飛行測驗」的考核資格。到了實機操作,入伍生則依序完成無人機起飛、側面停懸、直線前進與後退等動作,展現學習成果,為日後深化新式裝備專長奠基。
國防部去年8月拍板採購六款軍用商規無人機,包含已曝光的「戰術型近程無人機」、「目獲無人機」、「微型無人機」、「陸用型監偵無人機」,以及尚待揭露的「艦載型監偵無人機」及另一款「監偵無人機」,採購總量超過3千架;軍備局日前更發布公開徵求闡明,未來兩年將尋購五款共4萬8千750架商規無人機,使國軍商規軍用儎台規模突破5萬大關。
不過,監察院審計部過去一年間多次指出,國軍現行無人機飛手的訓能、考核機制欠完善,更點名陸軍未對戰術近程無人機進行後勤維保規劃,引起外界議論。在國防部政策指導下,我國的新興兵力發展已有初步成果,但在人才培養、裝備維持方面如何精進,仍待軍方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