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 19:40
朱明報導
海軍代號「獵鵂專案」委託中科院研製「巡飛彈一型(改名為勁蜂一型)」攻擊無人機,據了解,4月18日在嘉義無人機測試場地,進行海軍驗收「巡飛彈一型」攻擊無人機的最終測試,結果發射10架勁蜂一型無人機,10架攻擊無人機在干擾的環境中,分別精準命中固定與活動靶標,海軍簽字完成驗收測試程序,也代表若無意外,海軍會下訂單採購中科院勁蜂一型攻擊無人機,未來配置在海軍陸戰隊運用。
海軍下單採購勁蜂一型 傳中科院計畫更新部分零件
不過,據了解,外傳海軍有接獲訊息,指通過驗收測試的勁蜂一型攻擊無人機,與未來量產型的性能會有所不同,因中科院無人機計劃室在重新檢討該型無人機性能,包括距離、飛控與跳頻抗干擾等零件後,計劃將部分零件更新,但其中包括跳頻抗干擾零件,這是否會影響到該型無人機抗干擾而降規,海軍已密切關注中。
中科院研製被稱為「台版彈簧刀」的巡飛彈一型(改名為勁蜂一型)攻擊無人機,為國軍不對稱戰力之一,根據中科院的資料,「勁蜂」無人機採用「一機、一發射筒」設計,單機預載光學/紅外線(EO/IR)感測模組,具備導控距離8公里、發射後滯空15分鐘性能。單兵可同時背攜2具「勁蜂」無人機,以達到快速部署、打擊的效能;其性能不比美製的彈簧刀無人機300(Switchblade 300)遜色。
「跳頻抗干擾零件」功能重要 海軍密切關注更新進度
當陸軍以「獵鴞專案」統建向美採購彈簧刀300與ALTIUS 600M兩款攻擊無人機後,同時海軍以「獵鵂專案」委中科院研製「台版彈簧刀(勁蜂一型攻擊無人機)」,因中科院在無人機已有基礎,該專案在2年要通過作戰測試,而中科院研發已提前完成,在去(2024)年底就完成各項的作戰測評。
據了解,4月18日在嘉義無人機測試場地是最終的海軍驗收測試,海軍確認其性能符合其作戰需求後,簽字完成驗收後,代表認可了這些武器裝備;不過,外傳海軍有接獲訊息指,中科院無人機計劃室在檢討量產勁蜂一型無人機時,曾重新檢視包括距離、飛控與跳頻抗干擾等零件並計劃更新,但其中包括跳頻抗干擾零件,因這零件是抗電子干擾的主要零件,若該零件更換不恰當或不到位,這是否會影響到該型無人機抗干擾而降規,這就與當初研發的勁蜂一型無人機性能是不同的,目前海軍已密切關注中。(責任編輯:鄭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