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新聞

無人機灑藥 先建置各地形資料

2025-04-28 04:10

賀培晏/報導

農藥的危害長期影響農民健康,也提升健保負擔,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表示,目前已推動相關保險保障農民,但仍是治標不治本,呼籲政府單位積極改善,也讓農民充分了解農藥的環境風險,或導入無人機灑藥等新科技。防檢署回應,已委託民間單位進行研究,無人機灑藥亦將積極推廣至各地形。

邱志偉提到,目前政府推動的無人機灑藥多集中於平地,山坡地與果樹區域尚未普及,並且無人機所需的基礎地形資料、地理導航等關鍵內容也未推動建置,這些內容不可能靠農民自己完成,都需要靠政府協助才可能落實,應盡速著手推動,透過科技的方式減少農民職業災害,並有效降低健保支出。

成功大學食品安全衛生暨風險管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陳秀玲表示,最大重點在於「讓農民意識到風險」,否則太多農民認為疾病只是年老的自然現象,或是認為過往是這樣做,現在也不需要改,因此可能連防護裝備的小錢都捨不得花,寧願暴露在農藥風險中,政府應當拿出更多實質性數據,讓農民相信自身確實已暴露於危險之中。

防檢署植物防疫組長劉天成說明,農藥登記審查首重「有效性」與「安全性」兩大面向。針對安全性,需提交急性與慢性毒理資料,並透過動物實驗觀察是否具致癌或致畸胎風險,若有疑慮即不會核准上市。此外,若先進國家陸續禁用某類農藥,我國也會比照禁用。

劉天成提到,針對農民作業安全,除持續透過標示與宣導提醒農民戴手套、口罩等基本裝備,也投入無人機施藥的技術推廣,讓施藥者可遠離噴灑現場,減少直接暴露,而無人機相關法規與教育訓練制度已逐步成熟。

更新日期:113-06-30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