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2 19:31
王柔婷 孟昭權 / 地方報導
高市捷運局用無人機搭配AI打造巡檢整合概念,透過AI一鍵自動巡檢,讓無人機完成高捷軌道在日常或災後的巡檢任務,也完成橋梁檢測任務。體驗過傳統巡軌以及AI巡軌的市府同仁表示,新計畫可以減少人力也比較安全,計畫還吸引日本、歐洲、美國等國際代表團的興趣,來了解執行情況。
軌道內操作無人機,建模後就能讓這架造價30萬元、擁有6顆鏡頭的無人機肩負起巡軌的功能,無人機會循軌自動飛行,也會將影像回傳並透過AI辨識隧道內的狀況。
高雄市捷運局副局長王正一表示,「高捷軌道透過這個計畫完成了建模,那之後我們就是,捷運公司就依捷運公司的飛手,就依照了這個方式,進行所謂的日常檢修的飛行,然後做影像後台的辨識。」
高市捷運局將無人機運用高捷巡軌與橋樑檢測,透過AI一鍵自動巡檢功能,執行日常或災後的巡檢任務,參與同仁最有感的是便利性以及安全性。
高雄市資訊室管理師/參與計畫同仁王韋傑說:「危險度降低很多,過去要人工親自去走這些橋梁或是說隧道,必然有它的一些風險在。」
高科大鐵道技術中心主任張簡嘉壬指出,「台鐵或者是高鐵,它本身上面有電力線2萬5千伏特,很容易在風吹的情況下在不穩定有可能會感電 ,導致整個無人機會有摔落的條件。」
學者認為,AI無人機運用在捷運系統方面沒有太大問題,只需要考量可遙控的距離跟運轉時間,如果要運用在台鐵或高鐵等路線,則得思考到高壓電纜線的問題,得特別注意使用上的風險評估還有防護對策。
楊宜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