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新聞

飛航訓練成本高 機師培訓 有待政府給助力 【轉載自工商時報】

工商時報【文╱張佩芬】

高健祐指出,根據波音公司今年最新報告,未來20年全球將浮現79萬名機師缺口,台灣每年至少需要新添300名飛行員,而飛航訓練在台灣仍是新興產業,唯有政府支持及業界信賴與合作,才能降低長期以來對外國的倚賴,將流往海外資金導回國內,朝飛行人力自給自足邁進,而這些有賴政府從減少規費做起。

自今年開始,台灣政府陸續提出政策支持,包括針對在地的飛行訓練減免40%的降落費及鼓勵年輕人即早投入飛行訓練,並將考照年齡調降至18歲等。但相較於美國的飛行訓練不徵收降落費,政府的支持力道仍有好一段差距。除了降落費,能否減免夜航費及停留費,也考驗著政府支持航訓的決心。

根據安捷的觀察,台灣有志學飛的年輕人不在少數,其中極具飛行潛力的優秀人才也大有人在,要解決飛行員短缺的隱憂,根本的癥結點在學飛資金的短缺。

高健祐指出,民國84年,交通部民航局考量到國內民航機師人力不足的窘境,特別委託臺灣大學工學院及慶齡工業研究中心共同辦理「民航駕駛員培訓班」,在民國85年至90年間,招募過3期學員,合計65人參加培訓,共56人取得駕駛駕照,完訓後分發至國內各航空公司及民航局服務,成為業界的中流砥柱。

此一產官學攜手的計畫,不僅提供民航業者高品質、可供航空公司信賴的飛行員,也能減輕航空公司及個人的費用負擔。

另一可行辦法,就是由政府出面,提出一套業界合作參與的選才機制,再給予適當人選學飛貸款的財務援助,不僅能夠保證年輕人獲得就業機會,更確保他們有充分的還款能力。

更新日期:107-10-29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