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新聞

不合併就倒閉?美國防航太產業併購潮成重要戰略考量【轉載自經濟日報】

2019-07-12 01:45經濟日報 編譯廖文楷╱即時報導

戰爭型態愈來愈複雜、成本日益升高,美國國防部也希望大型國防承包商能擴大投資研發,這些日益增加的支出需求,正是聯合科技公司(UTC)尋求合併旗下航太事業與國防承包商巨頭雷神公司(Raytheon)的主要原因。若此合併案通過,將引爆美國國防產業併購潮的「軍備競賽」。

巴隆周刊(Barron's)報導,華爾街似乎已相信這將成為國防產業的新情勢,但投資者仍心存疑慮,這從市場對UTC和雷神合併案的反應便可見一斑。

自從這樁併購案在6月9日提出以來,UTC與雷神的股價表現皆遜於同業與大盤。雷神股價累計跌了4.8%,UTC也跌1.3%。相較下,其他主要國防承包商股價同期平均上漲2.8%,道瓊工業指數也漲3.4%。

然而,Gordon Haskett分析師比爾森(Don Bilson)指出,這樁合併案應會繼續進行,因為兩家公司都已獲得足夠的股東同意票,而向基金業者針對公司行動提供投票建議的顧問業者ISS,也可能支持此案。

同時,華爾街分析師也看到這樁合併提案的策略效益,也看到了其他能讓國防與航太巨擘多元化事業的更多潛在合併案。

例如,Seaport Global分析師蘇利文(Josh Sullivan)便形容UTC與雷神的合併案「領先潮流」,認為這起合併案能合併國防產業的重要成長領域(例如超高音速武器與定向能源)與商用航太事業,相當吸引人。

基本的合併綜效並非國防業者追逐併購交易的唯一理由。Vertical研究合夥公司分析師史達拉德(Rob Stallard)指出,美國防部已表明,國防業者在開發並生產軍武設備時,須承擔更多風險,國防部「已成功讓國防業者擴大投資研發與資本支出,同時也間接促成雷神希望(與UTC)合併。」

提高研發支出可能壓縮利潤、損及股東收益。國防業者尋求因應研發支出提高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與同業合併,從而減少成本,並把研發支出分攤到更大的資產基礎之上。

當然,許多國防產業的合併案也可能會被美國政府封殺,因為主要的國防承包商就只有那幾家。但UTC與雷神的合併提案本質上合併國防與商用航太產業的合併案,而情況類似、或是規模較小業者的合併案,也可能獲政府批准。

舉例來說,漢威聯合(Honveywell)、波音(Boeing)及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就可能會尋求與另外三家規模較小的國防業者合併,包括潛艦製造商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HII)、電子供應商L3Harris科技公司、以及轟炸機製造商諾斯洛普格魯曼(NOC)。

然而,全球最大商用航太集團波音短期內或許不會尋求合併夥伴,因為該公司仍在處理新款的737 MAX單走道客機的問題。不過,在737 MAX遭各國禁飛前,波音本就願意斥資數十億美元多元化事業,例如在2018年以41億美元收購航太零件經銷商KLX。

對投資人來說,雖然提高研發支出的風險確實存在,但營收成長和合理的估值也能平衡這項風險。國防產業目前以2020年盈餘預估值計算的本益比為14.7倍,略低於道瓊工業指數的15倍。此外,國防產業的獲利預料未來兩年將平均每年成長13%,高於標普500指數每股盈餘預估將成長的11%。

併購題材也常會推升短期估值,但潛在的合併案應讓投資人在未來幾個月繼續關注小型國防股,但同時也須關注長期的利潤風險。

更新日期:108-07-12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