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新聞

民用飛機產業 最大挑戰不是錢【轉載自北京新浪網】

北京新浪網 (2016-12-27 06:44)   記者 陳姍姍
  
在今年11月舉行的珠海航展上,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商飛」)展台上低調展示的一架1∶10比例寬體客機模型飛機,意味著中國正式啟動了寬體客機的研發,在此之前,單通道的窄體客機C919已經下線,等待首飛。
  
完成大型客機研製,啟動寬體客機研發,是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通知中,關於民用飛機產業首先提到的任務之一,此外,通知還提到要加快新型支線飛機工程研製和系列化改進改型,開展新機型國內外先鋒用戶示範運營和設計優化,開發市場需求大的民用直升機、多用途飛機、特種飛機和工業級無人機。
  
從窄體到寬體的探索
  
去年的這個時候,在中國商飛公司新建成的總裝製造中心浦東基地廠房內,中國自主研製的國產幹線飛機C919正式下線。
  
C919飛機於2008年開始研製,基本型混合級布局158座,全經濟艙布局168座、高密度布局174座,標準航程4075公里,增大航程5555公里。後續還可在基本型的基礎上,研製出加長型、縮短型、增程型、貨運型和公務型等系列化產品。
  
從正式下線到首飛,到底還有多遠?中國商飛公司董事長金壯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C919下線后,還要開展航電、飛控、液壓等各系統試驗、機載系統集成試驗和全機靜力試驗;首架機作為試飛飛機,首飛前需要完成系統調試、試飛試驗設備和儀器安裝等工作。
  
當然,首飛也並不是載客的商業運行,而是取證所需的步驟。中國商飛旗下負責總裝工作的上海飛機製造廠總工程師姜麗萍曾告訴記者,國產大飛機取證之後將開始批量生產,希望前期每年生產20架,之後50架,到2020年將具備150架C919大型客機和50架ARJ21-700飛機的年批生產能力。
  
就在C919加緊衝刺首飛時,更大的寬體客機項目也揭開了面紗。在今年珠海航展的中國商飛展台,白色的機身,紅色的條紋,機身前半段上「中國商飛COMAC」的邊上還赫然跟著「UAC」(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的logo,意味著國產寬體客機將由中俄雙方共同研發。
  
其實早在今年6月25日,中國商飛公司就與UAC簽署了項目合資合同,中俄兩國企業就研製寬體客機正式確立合作關係,雙方企業將按照對等原則開展研製工作,在上海組建合資公司作為項目實施主體。
  
據記者了解,與正在努力實現儘早首飛目標的單通道窄體客機C919相比,中俄遠程寬體客機採用雙通道客艙布局,基本型航程為12000公里,座級280座,這一機型也被業內稱為「C929」客機。根據研製經驗,從項目啟動到實現首飛,預計需要7年左右時間,到實現產品交付則需要10年左右時間。
  
最大挑戰是「實踐」
  
不過,即使是飛機製造領域浸淫多年的波音和空客公司,研製的新機型也都會面臨多次交付推遲的尷尬,這也將是中國發展民用客機必須要走過的路。
  
中國商飛公司一位人士就對記者坦陳,目前國產大飛機項目的研製,面臨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的採用等帶來的壓力,再加上中國的民用客機尚未走過一個完整的研製歷程,產業基礎相對薄弱,很多配套部件的研製生產也可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
  
目前,除了中國商飛公司,國內22個省份、36所高等院校、242家大中型企業、數十萬產業工人都參與了C919的研製,其中有外企、國企,也包括一些民營企業,如何能保證各方供應商按照統一的標準和時間表協同「作戰」,也是不小的挑戰。
  
「民用飛機的研製投資可觀,回收緩慢,風險巨大,一個新機型的回收期就要二三十年。」 國家大型客機重大專項專家論證委員會委員、ARJ21-700飛機原總設計師吳興世曾告訴記者,而中國的飛機製造和發達國家的技術水平還有差距,民用飛機還在追趕的路上,「最大的挑戰不是錢和人,而是實踐。」
  
而除了國產幹線客機,新型支線飛機的研製與系列化拓展也在進行之中。一年前,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渦扇支線飛機ARJ21已經正式交付給成都航空公司,標誌著中國走完了噴氣式支線客機設計、試製、試驗、試飛、取證、生產、交付的全過程,具備了噴氣式支線客機的研製能力和適航審定能力。
  
「從第一架的運營情況來看,ARJ21飛機的穩定性還比較好,民航收到的使用困難報告也很少。」中國民航局華東地區管理局副局長沈小明告訴記者。
  
根據中國商飛公司的計劃,ARJ21飛機明年將進入批量生產階段,計劃年產7架,並在之後逐步提高產量,在2020年達到年產25架的規模。
  
另據記者了解,在陝西西安閻良,一款新型國產支線飛機新舟700也啟動了研製工作。這款飛機是70座級的新一代渦槳支線飛機,定位於承擔800公里以內中等運量市場的區域航空運輸業務,能夠適應高原高溫地區的複雜飛行環境和短距頻繁起降。
  
「新舟700可以說是在新舟60飛機的基礎上改進的,但其實與新舟60飛機已經沒有血緣關係,因為它採用了全新的技術,並且整合了全球資源,最終瞄準的也是歐美等全球市場。」中航工業集團副總耿汝光告訴記者,根據初步設計和規劃,新舟700飛機的燃油消耗、運營成本和維修成本都低於同類飛機。而相比於目前民機市場上用得更多的噴氣式幹線飛機,渦槳飛機更節油,在油價高企的年代就更有優勢。
  
據記者了解,在飛機初步研製時,新舟700項目就已經邀請幸福、奧凱等航空公司參與進來,此外,新舟700平台上還將研製多用途飛機,應用於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科學實驗、公務活動等各通用領域。
更新日期:105-12-27 /  回上一頁